王延才,1955年生,中共黨員,教授級高工。中輕食品管理中心副主任、商務部酒類流通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中國釀酒工韭協會理事長。
自從2005年擔任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理事長一職以來,王延才同志就一直奔走于企業與改府之間,堅持做企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與紐帶。
四年來,他每年平均一半時間深入在企業,了解市場,即使回到北京,依然是在外開會,總結調研。
四年來,他帶領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一直堅持服務企業,引導行業,向下誠心體恤企業實情,向上認真反映行業呼聲。
處事果敢英明,為人謙遜和藹,這是王延才同志留給行業人的第一印象。 他幾乎走遍了中國的千山萬水,大踏步于每個酒廠。他的到訪,不是作秀,不是出游,而是調研企業近況,觀察行業動態。
2009年1月,全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向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正式授予“全國財貿輕紡煙草行業優秀工會之友”榮譽稱號,并頒發榮譽證書。
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對王延才同志的評價是:王延才同志一直高度重視工會工作,為工會建設傾注了許多心血,得到了廣大職工的尊敬和贊揚。在他的領導和支持下,中國釀酒行業的工會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
事實亦是如此。
近幾年來,由于酒類市場秩序混亂,加之個別新聞媒體的炒作,酒界“熱點”頻出,誤導了消費者,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針對這些問題,王延才理事長帶領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作為行業代表,積極出面為企業和消費者排憂解難。
2002年年末,針對個別媒體發表的《中國葡萄酒80%是從國外進口的“垃圾酒”》等不負責言論,葡萄酒分會邀請新聞媒體召開新聞發布會,嚴正聲明“中國葡萄酒產業的主流是健康的”。之后又在媒體上刊登文章,先后發表了《中國葡萄酒不是洋垃圾》、《中國葡萄酒業已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等文章,扭轉了虛假失實報道造成的影響。
2003年、2005年,啤酒行業兩次發生“甲醛風波”,有關甲醛的討論充斥新聞媒體和網絡,損害了中國啤酒的聲譽。啤酒分會為此專門發表了公告,告誡消費者:甲醛作為食品工業加工允許使用的助劑,在我國啤酒中的含量都在較低的范圍,符合國家標準,比國外產品的含量還低,對身體健康無害,并希望國內啤酒生產廠家,采用更先進的技術,逐步在生產過程中淘汰“甲醛”,酸出更健康的啤酒。“甲醛風波”之后,王延才同志意識到,面對突發事件應有迅速、積極的應對措施,為此協會成立了“啤酒產業安全協調小組”,建立了快速反應機制。
2008年9月,網上突然出現“酒類產品抽查出致癌物質的傳聞”,“傳聞國家質檢總局又抽查酒類產品,在貴州茅臺、青島啤酒、煙臺張裕和中糧長城中發現了致癌物質亞硝酸鈉”。傳聞發生后,王延才同志帶領行業協會和企業人士及時有效地制止了危機行為的發生,雙方合力不僅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同時遏制了別有用心的炒作。
為了鼓勵企業關注社會、善待環境、珍惜資源和承擔社會責任,完成構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社會的目標,在王延才理事長的大力倡導下,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與國際酒飲料政策研究中心(ICAP),于2008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聯合舉辦了以“酒業社會責任——經濟·環境·文化”為主題的“2008世界酒業大會”。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達成了共識,發布了《中國酒企業和社會責任宣言》:號召“廣大企業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加強對勞動者、資源、環境等利益相關者的保護;積極開展科學飲酒,理性消費的教育宣傳,提倡科學飲酒,反對酒后駕車和未成年人飲酒等不良習慣,努力降低酒精危害;企業要承擔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律責任,遵守政策法規,不生產不安全食品,不經營不合格產品;加強自律、誠信經營;愛護環境,節約資源”。拉開了倡導中國酒業勇擔社會責任的序幕。
2006年6月19日至22日,王延才理事長出席在東京舉行的“亞太地區酒類行業自律會議”,代表我國釀酒行業做了“中國釀酒產業的發展和管理”的專題發言,就中國釀酒產業發展現狀、有效管理的摸式和引導酒類企業自律做法等主題進行闡述。回國后,王延才理事長帶領協會一起呼吁全行業的釀酒企業和相關單位行動起來,積極響應“東京宣言”,倡導各釀酒企業通過對社會負責任的廣告宣傳和市場營銷活動,為不斷提高行業自律工作做出貢獻,以實現全社會公共健康的發展目標。
在潛心服務行業的同時,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也不忘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拳拳善心。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而至,地震涉及四川、甘肅、陜西、重慶等10個省區市,災區總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受災群眾4600萬多人,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蒙受巨大損夫。
地震發生后,王延才理事長在第一時間向災區酒企發去了慰問信,對災區酒企廣大員工及家屬深表同情和慰問,并立即指示秘書長王琦先生與有關企業聯系,要求協會相關人員隨時與有關酒廠保持聯系,了解災情,慰問受災企業。
為支援災區學校重建,6月1日,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和中華慈善總會聯合舉辦了“眾生大愛、似酒天長——世界名酒賑災慈善義(拍)賣會”,集合了國內外數十家知名品牌珍藏產品和幾百名愛心人士進行義賣,許多企業不僅免費提供了自己的知名藏品,而且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也紛紛到場,表達了釀酒行業對災區兒童的關愛。載著釀酒行業對災區兒童的關愛,帶著競拍者對災區人民的愛心,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將現場競拍和募捐籌得的266.98萬元善款,悉數通過中華慈善總會獻給了災區的孩子們。王延才理事長代表本次拍賣會的主辦方,將一張印有266.98萬元的善款支票交到了中華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手中。
隨后,王延才理事長又組織協會會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向全國酒類生產企業、酒類流通企業發出倡議:號召酒類企業擔負社會責任,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災區人民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在酒協的號召下,廣大酒類企業和職工紛紛慷慨解囊,奉獻愛心。據不完全統計,酒企業捐款捐物近五億余元。
“干這行這么多年,我一直都做好份內的事而已,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把中國酒廠引向正軌的指路人。”王延才理事長一臉謙遜地說道,“1982年,我大學一畢業就被分到輕工部食品局釀酒處,這一分配,就分配了我的一生。直到現在,我為酒行業奮斗了20多年,且將一如既往地奮斗下去,直至筋疲力盡。”
這段發自肺腑的話語,沉淀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感情,更多的是責任,是奉獻。
1982年1月,畢業于西北輕工業學院,獲學士學位;
1982-1991年,任職于輕工業部食品工業司釀酒處;
1991年起至今,中國釀酒工業協會。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